top of page
white-simple-textured-design-background.jpg

施领导点传师

施秀卿点传师
1940 - 2015
05807078_edited.jpg
image4.jpg

施领导秀卿点传师,来自彰化鹿港,生于1940年10月18日(农历庚辰年九月十八日),是台湾高雄盐埕区人。她家里有三位哥哥、两位姐姐和一位弟弟。她的哥哥施公庆星是已故宝光建德的前人,施家的祖先积德深厚,才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兄妹。

施领导点传师从1959年开始修道,19岁时在高雄三民区的天台圣宫求道。那年,她决定清口茹素,开始了修办道历程。1960年,老师任命她为天台道场总堂堂主,可见施领导点传师德才出众。

image3.jpg

施领导点传师 19岁便开始投入道场办道,经邱前人亲自栽培,施领导点传师,也凭借自己灵活的头脑和口才,成为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。她待人诚恳守信,在道场中被视为栋梁之才,深受大家的尊敬。

image9.png

她追随已故的大德邱公前人一起开荒办道,为道场付出了很多心血。无论在哪里,她都以虔诚的心奉献自己,走过的每一步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她在道场中的典范,展现了她大德者的风范与气度。

image2.jpg

在移居新加坡之前,施领导点传师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。她全心全意照顾家庭,孝敬年迈的公婆,照料三个孩子。她不仅承担起家庭的经济责任,还积极支持林前人来到新加坡开荒播种。她曾回忆起林前人离开时的情景,说:

 

“这是我们两夫妻头一次分开, 心里好像要割断肠的样子。当天全家大小都去送机,只有我一个人看店,人家说眼泪往外流,我的是往内流就对了……”

 

这些苦涩的心情,反映出她为道场所承担的艰辛与决心。

image7.png
image12.png
image11.jpg


施领导点传师于1977年移居新加坡。虽然面临着南洋与台湾的巨大文化差异,但为了办道和家庭,施领导点传师还是尽心地融入了这个弹丸小国的社会。同时,她也逐渐参与道场的事务,了解新加坡道场的发展与运作。

image1.png


1985年,施领导点传师在新加坡开设了佛堂,并毫不犹豫地担任了堂主的天职。这是她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开始,几年后,上天老母恩赐 堂号“孝尊” 。在上世纪80年代,施领导点传师积极推动道务的发展。

 

1984年,她创办了“耀德儿童班”,1986年又成立了“耀德朗诵组”、“耀德圣乐组”以及“耀德圣诗合唱团”等文化团体。为了感恩邱公前人的教诲,她特意将文化组别冠以邱公前人的道号“耀德”,让后学们铭记邱公前人的恩泽。施领导点传师的知恩、感恩、报恩与推恩的精神也深深影响着后学们。

image4.png
image14.png

虽然当时道务的扩展充满挑战,但施领导点传师的心境平和,就像山谷里的兰花,虽不张扬,却自有芳香.

 

正所谓:观人行事, 足以察其心志, 大德施领导点传师的这种澹泊名利的心态,令人敬佩。

image13.png
image5.jpg

1987年,承蒙上天慈悲,施领导点传师拜领天命,从此新加坡道场多了一盏“明灯”。她毅然肩负起道场的重任,不仅传承了前人的精神,还在道场中设立了31多个不同的道务组,涵盖了道场的各个方面,包括开荒组、渡人组、清口组、伙食组等。她的这些努力,不但成功推行道务发展,使得道场的运作更加完善,也为后学们提供了更多了愿的空间。

© Copyright
© Copyright

2001年,施公前人成道,林公前人续承前人重任,施领导点传师承担了新加坡道场之领导重任。她不仅是一位出色的领导者,还非常注重培养人才。她的眼光独到,在施领导点传师承的带领下,新加坡道场蓬勃发展,成为了一个和谐、充满法喜的道场。

image10.png
image8.png
Family Photos_0029.jpg
bottom of page